今天的主人公是南京本地人,加盟锅贴小哥是在一个月之前。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像是老板,更像是一个店员,为此,我们还闹出了一个笑话,几经周折才确认了我们要采访的主人公—张魏。
38岁并不是一个苍桑的年龄,但是对于张老板来说,其中的19年都贡献给了器械维修事业。从19岁到38岁,张老板是如何作出转变,加盟锅贴小哥这家门店,各种原因成了我们心中的问号。
19年的器械维修,19年的枯燥工作,让眼前这个男人不得已说出“自己已经老了”这样的话,语气中满是无奈,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对于张老板来说锅贴小哥就是新的开始,向过去的告别,向未来的展望。这是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不是谁都可以接受转变,不是谁都可以在三十而立的时候重新开始。
张老板的父亲是做面点生意的,张师傅从小就耳濡目染,经过朋友介绍,张师傅对于锅贴小哥的运营模式与前景非常感兴趣,经过对数个锅贴小哥门店考察,最终决定加盟了锅贴小哥。
决定加盟锅贴小哥后公司便过来帮张老板看人流,选地段,分析旁边商铺的营业情况,技术方面由公司安排培训员工。
开业后,张老板与公司多次讨论开业庆典,店里对蔬菜、肉、消毒设备等等都逐一盘查。沉下心来的张老板将自己的热情和汗水都倾注在了这一家锅贴小哥之上。

张师傅还跟我说,现在的面点市场竞争激烈,而新颖的运营模式都是市场上的香饽饽,还举包子店为例,包子店对员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非常的辛苦,一般早上1-2点就要开始工作到晚上8点关门,身体负担很重。
而锅贴小哥对员工的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高,因为公司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人员依赖性较小,员工上手快招聘员工也比较方便。6点上班,9点下班,这个工作时间一般人都比较适应,也不会很累。包子的主要是做早上的生意,中午和晚上基本上没有多少生意,而锅贴小哥是全天性的,早中晚全面覆盖。
疫情下的营业并没有张老板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但相比于其他的同类型店铺要好上不少,这也是张师傅的信心来源。
虽然每天的生意还没有回复过往的水平,但是每天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清明假期的生意已经赶得上以前,这是复苏,是茁壮成长,张师傅对此很有信心。
采访中,张师傅一再表示,顾客们相信的是每一份真材实料,他要把锅贴小哥做好争取让更多的人都尝到锅贴小哥的美味。
在疫情期间,也绝不偷工减料,用上好的菜籽油,新鲜的肉蔬,精心打磨之下的技术构建出来的锅贴小哥,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文章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